游戏人民币玩家:冲动是魔鬼 超半数后悔消费

游戏人民币玩家:冲动是魔鬼 超半数后悔消费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13
洪灏:龙国人特别知道怎么生产储蓄,但并不精于消费最新报道 个人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可享贴息最新报道 【豆系观察】面积与单产“无厘头”置换?——8月USDA报告点评又一个里程碑 消费贷款领域“国补”来了!谁能申请?怎么申请? 茅台半年报稳健增长!吃喝板块震荡盘整,估值仍处十年低位!机构:食饮板块景气度或有所回升官方已经证实 龙国联通午后涨超2% 上半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5%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消费贷款领域“国补”来了!谁能申请?怎么申请? 技术分析:现货黄金或测试3383美元阻力位秒懂 以太币一度破4600大关!最大“金库”Bitmine拟增发200亿美元股票加码 六大行集体官宣!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是真的? 技术分析:现货黄金或测试3383美元阻力位反转来了 新湖农产(油脂)专题:龙国对加拿大菜籽反倾销措施出台的影响分析官方已经证实 竣球控股发盈喜 预计中期净溢利约1000万至1200万港元记者时时跟进 首都信息发盈喜 预期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500万至1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学习了 首都信息发盈喜 预期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500万至1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实垂了 股东高位套现!Circle宣布抛售1000万股,暴涨16%后盘后转跌5%官方处理结果 股东高位套现!Circle宣布抛售1000万股,暴涨16%后盘后转跌5% 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多跌少,菜油涨近4%官方处理结果 实时报道 特朗普狂催鲍威尔降息?美联储票委公开唱反调:支持维持利率不变专家已经证实 机构:勿质疑本轮A股行情的上行空间,“牛市旗手”券商ETF(512000)单日再揽2.6亿元学习了 快讯:恒指高开0.83% 科指涨0.94% 创新药概念回暖 加密货币概念股强势 腾讯音乐涨超12%实垂了 娃哈哈回应砍掉年销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 新一代“逢低买入”撑起市场:散户成反身性底盘,回撤被快速抄起后续来了 DeepSeek母公司幻方量化腐败案曝光,员工伙同招商证券6年卷走1.18亿元专家已经证实 超200亿市值PCB龙头强势入股!这家滤波器企业获2.69亿元战略融资 AI×5G-A,会擦出怎样的商业火花?专家已经证实 扬州瘦西湖赴港上市,游船一年收入近亿是真的吗?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到白云山星群公司调研 非上市寿险公司投资半年收益率:君龙人寿、长城人寿分列两榜第一记者时时跟进 突发!000788,合同到期终止合作,子公司可能关停并转!最新报道 A股又大涨,火速研判!“或再度上攻”是真的吗? AI×5G-A,会擦出怎样的商业火花?又一个里程碑

究竟有多少青少年将上网视为生活必备?又有多少青少年犯罪缘起于网络游戏中的道具消费?网络游戏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如此多孩子为之疯狂?

14日发布的《青少年网络游戏安全指数报告(下)》给出了一些答案。

游戏人民币玩家:冲动是魔鬼 超半数后悔消费

最消耗时间:44%大学生选网游

本次数据报告是在110704个样本量的基础上做出的。调查显示,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整个青少年群体。

根据对不同年龄段上网频率的调查,小学生中,偶尔上网人群占比86.4%,中学生为86.6%,大学生为12.7%;小学生经常上网人群占比11.6%,中学生为13%,大学生经常上网者则占绝大部分,为87.3%。两项数据反映了这一不容置疑的事实: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上网行为中选择“网络游戏为最消耗时间的活动”的大学生的占比最大,为44%,小学生为11.7%,中学生为17.2%。可见,在大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网络游戏当成了自己最主要的网络行为。

玩网游原因:过半寻虚拟刺激

相比而言,“网游”对大学生影响较大,中小学生绝大多数有家长监护,学校老师也管控较严,因此影响较小。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让青少年选择网络游戏?调查发现,男性中玩网游的原因选择“受周围同学影响”的占45.1%,女性中这一比例为34.9%。男性中选择“逃避现实,追求虚拟世界的刺激和成就感”的占44.8%,女性中这一比例达57.1%。男性中选择“为了得到某些才能的锻炼”的占13.1%,女性中占13.3%。

而以学生群体划分,选择“为了逃避现实,追求虚拟世界的刺激和成就感”而玩网游的小学生占20.9%,中学生占19.7%,大学生高达95.9%。这表明,大学生有更多的人将网络游戏视为放纵自己的手段。

游戏人民币玩家:冲动是魔鬼 超半数后悔消费

网游中消费:道具消耗为主流

在青少年玩家的问卷中,游戏消费情况最令人深思。

调查数据显示,每月花费500元以下的小学生占比为3.2%,中学生为20.6%,大学生为21.9%。花费500元-2000元的小学生占0.5%,中学生为3.6%,大学生为1.6%。超过2000元的小学生比例接近于零,而在中学生中这一比例为0.3%,大学生中为0.6%。

对“游戏消费来源”的调查数据显示,网游消费来源于压岁钱的占比18.5%,来源于生活零用钱的占比32.8%,而找借口向家人要的最多,为37.1%。用其他一些非正常手段获得金钱去玩网游的占11.6%。

而对3600位青少年群体进行“游戏中主要消费”去向调查时,数据显示:买“点卡”和游戏时间的占22.5%,购买游戏装备的占37.7%,购买“宝石”等道具提升战斗力的略高,约为39.8%。这反映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在多数玩家的游戏消费中,道具的消耗已成为当前的主流。报告提醒,这也验证了为什么国内游戏行业中,多数网络游戏普遍把利用道具提升战斗力作为吸金设计的重点。

这部分青少年玩家在问卷中表示,花了一些钱但不会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占比最多,为69.5%;而花了很多钱,有时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占比8%。

游戏人民币玩家:冲动是魔鬼 超半数后悔消费

消费后感受:自责者超过一半

本期报告特别推出了“游戏中消费动力和消费感受”的可视化数据。图表直观地表明,“为体验受人尊敬的江湖地位而在游戏中消费”的群体占比19.4%,“受各种充值奖励的刺激而消费”占比为30.2%,“遭受各种消费陷阱的诱惑”占24.8%,“被其他玩家虐待而失去理智消费”的占25.7%。这说明,属于非理性的冲动消费占了绝大多数。

而在游戏消费后“没有感觉,平静对待”的仅占比6.4%,“感觉无奈愤怒,被游戏规则绑架”的占30.7%,“因为一时冲动,事后后悔自责”的占比最高,达50.8%,“感觉痛快,体验到特权带来刺激”的占12.1%。这表明,在网游消费后,大部分玩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

报告撰写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说,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目前很多网络游戏的设计理念并非带给玩家快乐,而是将利用人性的弱点“绑架”玩家意志以达到吸金目的作为游戏设计的原则。

相关文章